用天然染料 做天然彩粄

在春末夏初的季節來到稻鴨庄,正是梔子盛開的時候。經過田邊竹籬,就能聞到淡淡清香,傾身近看,白色的花瓣、黃色的花心,加上晶瑩的雨珠點綴,散發出一種恬淡的優雅氣息。

梔子花
雨後的梔子花

散步園中,地上綠草如茵,只道都是雜草,經過園區人員指點,才赫然發現不起眼的雜草間竟然藏有好多艾草。年年端午,民間都有在門上插菖蒲艾草的習俗,但身在匆忙的城市,我從來沒駐足留意過艾草的長相,直到現在才第一次與它真正認識。

艾草
艾草

或許單從外表很難聯想,但其實,梔子和艾草都是古人做粿、打粄(閩南人稱「做粿」,客家人稱「打粄」。)常用的材料。梔子的果實撥開種皮,內裡是橘紅色的,水煮後可以染出的梔子黃,是絕佳天然色素。可以做成梔子粿、粉粿。Q彈表皮上飽滿的鮮黃的色澤,讓人看了垂涎三尺。

梔子的果實
梔子的果實

除了梔子外,草仔粿應該是大家最常見的植物染粿。艾草經過水煮和下糖,就成為天然的草綠色染料。艾草做成草仔粿,淺綠的大地色,特有的清香中帶點微苦,苦中又有點甘甜,令人回味無窮。

另外,還有許多我們常吃的植物,如地瓜、蝶豆花、紅龍果等等,其實也都可以用來染色。地瓜、紅龍果切碎搗泥,蝶豆花煮水,拌進糯米粉後,用手用力捏揉均勻,顏色就自然而然地被調進去了。

五彩食材
五彩的備料

稻鴨庄一直以來以稻鴨共作的方式生產有機米,近來積極開發多元米食DIY。其中,其中結合苗栗在地閩客族群特色的「天然彩粄」,就是最具傳統代表意義的米食! (閩南人稱的「粿」,在客家人稱作「粄」。) 來到在稻鴨庄,不妨一起到大自然中採集,體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。

包好餡料,放入模具定型或是捏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後,就可以準備入蒸籠囉!

食農教育
把自己做好的粄小心翼翼地放進蒸籠
孩子們期待的心情
完成囉! 小孩們都迫不及待要品嚐了!

在科技及3C產品過度普及的現代社會,人們越來越少有親身接觸大自然,且因購買外食方便,也越來越難以自己口中的食物從何而來。所謂「食農教育」,其實就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。讓大人小孩用五官和身心去體驗,接觸大自然,認識植物,了解食物的本來面貌

小小農夫
在菜園裡玩耍的小孩

每個季節都有不同植物,不同的色彩,只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和發掘,就會發現大自然是天生的藝術家,先人的智慧就是食譜,即使不用化學色素和香料,也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「天然彩粄」!

天然彩粄
紅龍果、梔子、艾草做成的繽紛彩粄

喜歡這篇文章嗎? 歡迎分享!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