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蟲危機

近日與周邊農民朋友閒聊,提到幾位專業代耕的農民,因為要替他人代耕,於是自己的水田早早就插好秧了,不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,田間大部分小稻出現嚴重枯黃現象,在尋求農改場協助鑑定後,已確定是螟蟲危害,專家建議下,慣行農法的先嘗試用農藥來解決,但噴灑後效果雖有,卻因病況已深很難確定可以痊癒,有的農民則壯士斷脕,選擇重新翻耕插上新秧。整件事的演進,也衍生了一些值得觀察、檢討和學習的價值。

今年適遭逢10年來的大旱,政府抗旱政策下,苑裡全面休耕,很多農田開始灑播各種綠肥植物,到了四月綠肥植物成長迅速,雖然沒有春耕時的水田景致,一片綠油油間雜幾隻白色的鷺科鳥類,也不失美麗的田園風光。隨著時序來到初夏的五月,片片綠肥植物更是茂盛,更吸引了各種鳥兒聚集,尤其是白鷺鷥,總成百隻一大群的群聚覓食,好奇心驅使下走近查看,哇!真讓人驚心動魄,滿園綠肥爬滿密密麻麻的毛毛蟲,難怪會引來這麼多的鳥兒。心想這麼大群的鳥兒都吃不完,一旦讓牠們結繭、成蛹、蜕變,再一個世代,那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景象!進入六月大都綠肥植物已經成熟或接近成熟,這時趕早的農民陸續引水翻耕,好讓綠肥植物翻入泥土裡腐熟,做為二期稻作的基肥。另一方面沒有辦理休耕的一期水稻,也邁入了抽穗期,但農民對抽穗的期待和喜悅,卻隨著白穗(空包彈)紛紛爆出轉而憂心,因為白穗率逐漸攀升幾近五成,最可憐莫過於我這樣的有機耕作者,什麼也不能幫,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稻作被蟲啃噬,也因為這樣今年一期作的收成才只有四成多。

這個未曾面對的事情,當然成為農民們茶餘飯後閒聊討論的話題。有人說,全面的休耕,大面積的綠肥植物引來二化螟蟲大集合,全面搶攻少面積的水稻田所致;有人則說,乾燥炎熱的氣候,使水稻生長中容易病蟲害。長久養成栽種紀錄習慣的稻鴨庄,曾幾次紀錄到濕度計顯示38%的溼度,高溫溼熱的台灣這麼低的溼度其實十分不正常,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?對於這次的蟲蟲危機我則覺得,苑裡地區連續兩三年來沒有颱風侵害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少了大風、大雨的清潔洗滌,累積了太多的病蟲源,當然趁今年的氣候與空間巧妙吻合的良好時機,淋漓盡致的展演。其實大家提出的看法可能都是原因之ㄧ,我想任何生命都一樣,當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,怎可錯過。

我常跟朋友講,這十幾年來從事自然栽培農業,已經練就面對蟲災病害而能氣定神閑,甚至颱風將至也只是儘可能防患而等待,任由強風豪雨的洗滌與滋潤,因為我已經體認,身為台灣的子民,颱風往往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沒有了它,我們不僅沒有水源,也會因為病蟲害爆發而短少糧食,好一個禍福相依啊!

喜歡這篇文章嗎? 歡迎分享!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