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間藥用植物系列─蕺菜

鄉間田野說起魚腥草、臭瘥草,可說無人不識無人不曉,若說蕺菜可就鮮為人知了。蕺菜是三白草科,蕺菜屬,因植物性狀及地域而異,別名之多不勝枚舉,常聽的有魚腥草、臭瘥草、臭腥草、狗貼耳等。

蕺菜性喜潮溼,根莖發達在約10-15公分土表下匍匐生長,通常成片生於山溝、水溏或田園間的潮濕處,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蕺菜入冬後呈冬眠狀態,成枝葉片會出現枯萎現象,但泥土中的匍匐莖卻仍生機旺盛,靜待來春蓬勃生長,夏季開花,小花數量眾多,密集開放,毎一朵小花沒有花萼和花瓣,有三枚雄蕊,雄蕊下部合生,上部分成三叉,毎個花序下方有4片純白色花瓣狀的總苞片,總苞片常被誤認是花瓣。神奇的是新鮮的它,全株具強烈的腥臭味,許多人連碰都不敢碰,可是將其枝葉沖洗乾淨,下鍋煮熟之後,反倒能散發出一種香甘味,讓人吃了還想再吃。

蕺菜打自古老年代,即與人類建立深厚情誼,輕輕撥弄就滿身腥臭的它,並不令人嫌悪,因為你不撩撥,臭腥是聞不到的,反而是一片青綠使人心曠神怡,更何況它常是早期阿嬤們,用來替家人補身子的絕佳青草。在我熟悉的印象中,鄰居客家阿嬤常會在農曆5~6月間,也是蕺菜生長最旺的時節採集曬乾,然後洗淨加入雞肉燉煮給全家吃,以渡炎炎盛夏,據說是消暑的上品。

據藥典記載,蕺菜有清熱、解毒、利水消腫、化膿生肌、涼血降壓之功效,因此在夏天最容易採集時,也是最適合食用的時候,三不五時燉一隻魚腥草雞,不但可飽口服,亦可補身,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,有空不仿試試,讓家人清涼一夏。

魚腥草雞作法
材料:魚腥草地下莖(鮮品)一把約100克、雞一隻(2-3斤)、生薑少許、鹽少許。
作法:魚腥草地下莖洗淨備用,雞肉剁成小塊以滾水汆燙後洗淨,先將雞肉、
薑片入鍋加水(水適量),大火烹煮至滾轉小火續煮至雞肉熟軟,最後加
入洗淨魚腥草地下莖,約煮2~3分鐘(鮮品不宜久煮,其成分容易流失),
起鍋前加入少許鹽調味,即是讓人讚不絕口的鮮美佳餚。

暑氣全消魚腥草茶
材料:魚腥草(乾品)30克,水3000㏄,黑糖少許。
作法:魚腥草剪成小段洗淨裝入紗袋,水滾後加入魚腥草,轉小火約熬煮40分
鐘,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紅糖,待冷卻放入冰箱冷藏,即是炎炎盛夏沁
涼的消暑茶。
使用小提醒:魚腥草雖然是一味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草藥,亦不宜連續長期使用
喔!

喜歡這篇文章嗎? 歡迎分享!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