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呷天借地來種作,有收成時要還一些給天地

仲夏已過,時值盛暑,壬辰年總覺得盛氣凌人的暑氣,讓人吃不消。回顧這10年來,「稻鴨庄」變化萬千;多少生命在這裡緣生緣滅,多少的生物在繽紛的泥土中著根,身為庄主的我謹向進駐「稻鴨庄」強壯的陸、海、空三軍致敬。 陸軍部隊主帥稻耕鴨,率領其成員,有石虎、蛇、老鼠、蜘蛛、螞蟻、石龍子、肚定等 。海軍部隊主帥靑魚,其部隊成員有大肚魚、水蠆、石冰仔、馬口魚、溪哥仔、牛屎鯽、鯰魚、鱔魚、泥鰍,粗糙沼蝦、青蛙、貢德氏赤蛙等大安溪流域30幾種水棲魚類。空軍部隊主帥白腹秧雞,部隊成員有紅冠水雞、翠鳥、布袋鳥、白鷺、夜鷺、螳螂、椿象、螢火蟲、10幾種的蜻蜓與豆娘,及多達30種的斑蝶、鳳蝶與蛺蝶,可說各路英雄好漢齊聚於「稻鴨庄」。 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,順其自然,不可勉強,有緣則渡,有德則助,皆順天理,事事如意,是「稻鴨庄」對人、事物、動植物的一貫法則,尊天敬地尊重生命,順應著大自然運行。 阿嬤講:「咱呷天借地來種作,有收成時要還一些給天地,這樣天地才會公平。「稻鴨庄」的麻雀不會吃田裡面的稻穀,您相信嗎?我們善待牠們,給牠們「軟的吃」,有苦楝、朴仔樹、芭樂、木瓜、草莓、鐵冬靑、春不老等果實,牠就不會搶「硬的吃」,人們就不用把網子、沖天炮等武器搬上場,製造對立與敵對。萬物最憎恨的敵人是「人類」,難道萬物之靈的封號就是用偷、搶、拐帶騙贏來的嗎? 當人類千方百計的追求物質、金錢,以經濟產出為第一優先考量時,與大自然萬物更要取得一處平衡點,我們的子孫才能世世代代永續綿延。

麗紅眼中的「稻鴨庄」

民國97年因為某些機緣必須對「稻鴨庄」做深入訪問,由三義進入苑裡由河堤邊轉入「稻鴨庄」的道路上,一眼望去就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延伸到青山的腳下毫無障礙物阻隔,讓人有心曠神怡的感覺,台灣有這麼美的地方我竟然沒來過,心想是怎樣的一群人如此的有心,為了恢復小時候的生態環境,而願意投注心力來推動有機耕作呢? 多次與林經理、蕭總幹事及李理事長的訪談中,感受到他們不僅為了要恢復生態,更體會到他們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。在推動有機耕種的過程中有許多不為人知且令人感動的小故事,記得林經理曾經分享過一則有關鴨子的故事,如今回想起來仍是為之動容。 「鴨子」是稻鴨庄防福壽螺及除雜草的功臣,那年颱風過後鴨子集體生病下痢、軟腳,看得林經理好心疼,請獸醫看診得到的答案唯有打抗生素一途,理事長認為不妥,提議讓鴨子自然淘汰,林經理不忍心,就到處詢問偏方,有人告訴林經理可用蒜頭加朝天椒剁碎給鴨子吃可治下痢,林經理依法弄給鴨子吃,因為辣鴨子吃後來回奔跑喝水,看得林經理也覺得好笑,但數日後狀況改善不多,林經理即買了一本中藥藥典,找到用咸豐草可治療鴨子的病症,沒想到當天晚上理事長即來電告之,用魚腥草可治療鴨子的症狀,原來他為了鴨子的生命亦買了一本藥典查閱。雖然理事長提議讓鴨子自然淘汰,但內心其實還是很關心鴨子的生命,所以倆人才會不約而同的為鴨子尋找葯方,由此看得出協會對其他生命的重視。 原來他們是以關懷所有生命的心情來從事有機耕作,在他們的心中所有的生命都是可貴的、都是值得我們以最殷重的心來對待。 土地是台灣人的根,我們生於斯長於斯,經過了百年,台灣人民對這塊土地的情感是與生俱來的,當先民赤腳踩在泥土中,感受到這片土地的脈動,用鼻子嗅著大自然恩賜的芬芳,也難怪說人類是女媧摶土所造。 泥土孕育了我們,人類亦對土地充滿感謝。直至今日,發達的工商業使得人們的生活品質一日比一日更好,所受的教育越來越普及,懂的東西更多了。似乎可以靠人的力量與大自然鬥爭,用人類的力量控制自然、改變自然。人們也沉浸在新時代的科技中,對於台灣人的根源、對於土地的敬愛、對於自然的感謝,全部慢慢消失在0與1的二進位符號中,無法自拔。 在這種情況下,稻鴨庄是我們對土地、對自然的起點,希望親土、親自然的生態農法讓大家回憶起先祖們對泥土的感動,了解這塊大家一起生活的土地,曾經收藏著種種人世間的悲歡離合,這是屬於你我的故事,當大家對所住的地方產生共同的歷史情感,在此共同的根源之下,才能凝結大家的感情,讓社區的「人、物、景」都能有所提升,我們就是要藉由讓大家認識自己的家園,了解祖先的故事,才能共同凝聚起向心力,大家同心協力讓社區的各項事務提升,將我們的家營造成一個親切、和善沒有污染的生態樂園。土地是共業需要你我共同來守護,稻鴨庄一直努力不懈堅持依歸的核心價值就在這裡。

我對生態保育的作法

我們為了傳達生態保育的概念,提醒自己要愛護地球重視生態和保育,根本作法便是要自己身體力行,也就是不要使用破壞生態和保育的東西,目前所知,農藥是破壞自然生態、環保和身體最健康的禍首。 很高興能參與和提醒自己對生態和保育的重視,也就是從使用者配合作起和支持,那樣對真正實行生態保育的人,才能得到鼓舞。 「稻鴨庄」就是愛護地球,重視生態保育的地方。以往耕田除草都是農夫跪在田裡逐一清除雜草,讓秧苗長大結穗,後來有了農藥農夫再也不跪田除草了,改用噴灑農藥,但卻破壞了環境和生態,殘苗餘毒並嚴重影響使用者身體的傷害和健康,「稻鴨庄」卻採用了鴨子啄食及好水的習慣,逐一啄食福壽螺、害蟲及雜草,讓秧苗有了良好的生長環境,並結出沒有農藥殘苗餘毒的穗實。 因此為了家人食用的健康,一直堅持使用無毒害的「鴨耕米」也無形中變成愛護地球和支持生態保育的配合者,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和支持實行生態保育單位。

購買稻鴨庄鴨耕米初衷

以前買米都到米行,買的是散裝,每次只買5斤,但吃不了多久就長米蟲,後來想,應該要買真空包裝比較好。 當初只是想要找有機米來吃,因家裡人數少況且只吃晚餐一餐,所以就買有機米,雖然比一般米貴很多,不過為了身體健康著想是值得。之前有買過很多家的有機米,在偶然的機會看到介紹稻鴨庄對土地的呵護與回歸自然生態,在很早以前不就是我們小時候父母種田方式;也是稻田裡有鴨子來回穿梭不是嗎? 所以就選擇稻鴨庄的米來食用,因為他們用心用感情細心呵護,在種稻米就像似自己的小孩一樣看待,好期待每年新收成的新米,因為有翠蓮他們在為我們的健康把關,所以吃得安心及放心。

意外的邂逅(感謝福壽螺)

自從1979年自南美洲阿根廷引進福壽螺後,1982年台灣農民的夢靨就此開始,福壽螺「見青則吃」的本領,每年危害10萬公頃以上的農田,成為水生經濟作物重要的危害動物,同時威脅到本土水生植物生存的機會。根據觀察,旺盛生命力的福壽螺,終生棲息於淡水中,遇乾旱時緊閉殼蓋,可以不吃不喝靜止不動至少可達3個月以上,尤其牠高度適應環境的能力,更無有效的天敵,成為防治上一大難題。 福壽螺為雌雄異體,發育50~55天即具交配能力,交配後約一星期產卵,夏季為產卵旺季,每月產2~3塊鮮豔粉紅葡萄狀卵塊,卵粒數約60~750個,約經10~26天孵化為幼螺,幼螺以浮游生物為食,稍長則開始啃食水中植物,尤其喜歡植物幼嫩部份,水稻插秧後14天內的幼稻,殼高約3.5公分的福壽螺,一日可取食12株左右,對台灣農業經濟方面的損失危害甚鉅。於是三苯醋錫、克螺安、耐克螺等撲殺福壽螺的化學藥劑因應而出,長期下來對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產生莫大的危害,尤其當死亡動植物屍體遍布田間、溪流或水塘,屍體腐敗分解,孳生微生物等無疑是製造了環境的二次公害。苦茶粕是另一種被使用的防治藥劑,為植物製成,含有植物性皂鹼,是使用在水稻有機栽培中,除螺成效良好,但除了福壽螺外,泥鰍、蚯蚓、蛙類、水蛭等都會遭到殺害。 在不傷害環境與水中黏沫生物生命的前提下,稻鴨共作在稻鴨庄被徹底的實踐,卻也意外的發現福壽螺竟是合鴨的最愛。多年來鴨耕米依據氣候、季節及合鴨覓食「見青就啄」的特性,經過不斷的調整與修正放養時間,不但直接減輕作物草害與螺害的侵襲,並提供水稻自我茁壯的最佳水田生態環境,才能產出兼顧人、生物與環境健康的鴨耕米。「福壽螺」來台灣,啟發了「稻鴨庄」師法自然的心念,鴨耕米親和式的生產方式,用感恩的態度建立了合鴨與福壽螺共存共榮不可分割的關係,而稻鴨庄生物多樣性的回復更印証人對土地所付出的那一份真心,相信台灣處處開花的稻鴨共作場域,都能以守護環境的用心出發,台灣就是真正美麗之島『福爾摩沙』。

妝點稻鴨庄的一份情

苑裡是我成長生活的家鄉,幽邃恬靜、樸實無華及一片片迎風搖曳的稻浪,就是這塊土地早期的環境特色,隨著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,及地區全面性的農地重劃,讓記憶中屬於這塊土地的美麗與豐富,逐漸消失殆盡。參與社區營造行列多年來,找回家鄉兒時環境特色,對我來說是一個責任和願夢,於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展開了稻鴨庄自然生態農業的艱辛旅程。 稻鴨庄秉持關懷人、生物、及環境的精神宗旨出發,以農村的文化為基礎,從記憶中慢慢將屬於農村的元素找回來,同時以提供生物適合生存的棲地考量,再將生態廊道重新串起,10年來不斷學習改善,才有今日稻鴨庄生態多樣回復的熱鬧繁景。 一份責任,一個殷望,10年來稻鴨庄對環境、對生物、對人的守護堅持,讓我們找到認同與肯定,過程中也深刻體悟,破壞容易再建設更難的真意,多年來人類對環境的漠視與不珍惜,讓我們已經沒有恣意破壞的籌碼,眼看許多珍貴物種已消失,更不能漠視身邊的平凡,所以誠心盼望您,共同加入稻鴨庄護持土地,營造幸福的行列,您的支持,是我們勇往直前的力量。

我看稻鴨庄的成長過程

「又光復了一塊淨土!」這是李清彰理事長一直記得初次在農場見面時,我說過的第一句話。和稻鴨庄認識是在民國94年,我擔任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中區驗證代表時開始的,沒想到這個緣份即使在我缷任後一直持續下來,就像他們對環境生態、生命、生活的執念一樣…。 當一群義工踩在柔軟芳香的泥土上,剎時歡顏綻放,快樂笑聲頓時充滿田野間,採水土的辛勞立即成為甜美的負擔。山水有情,在這塊土地生存的芸芸眾生,想必是最幸福、最幸運的一群。然而,正巧碰到檢驗單位人事交替的兵慌馬亂期,不是遺失檢體就是數據不符,弄得人仰馬翻,水土採樣驗了兩、三次,以致費用攀升,理事長還是二話不說極力配合,過程中亳無怨言,只是想努力的做好有機驗證的每個步驟,無非是希望以最嚴謹的態度面對自己與消費者。 接下來,是一段冗長的有機驗證輔導時期,理事長與伙伴們憑著那股『打死不退』的毅力,面對艱澀的有機驗證文件,那精神是令人動容的,每每感動在場的義工萬分佩服。 「嘎~嘎~嘎~」農場的另一群伙伴,正低頭盡責的除草、整地,別小看牠們的能耐喔!「還有還有這個水路是怎麼跑?」「這個植物是…?」「白腹秧雞是怎麼拍的?」整個農場到處充滿玄機及問答,在理事長與伙伴們的解說之下,竟然含藏著許多寶貴的知識,這些都是他們長期摸索及努力學習的結果,因此,我們的義工團隊始終有一個認知—『農友都是我們的老師』。 有了『農友是師』這樣的認知之後,我們開始了一段『義工培訓』的學習歷程—就是在義工的養成教育活動中,一定會『設計』相關的課程內容,邀請理事長與他的伙伴們來為大家上課,此舉雖然使得原本就忙碌的他們更加忙碌—從一塊有形的田地耕耘到人們的『心田』,但是他們『好像』也甘之如飴吧!因為他們也從來不喊『苦哇』! 當習慣養成之後,想要再改變是很難的!每一年,至少都會找一個『理由』到這裡走走逛逛,看看老朋友們!這幾年,理事長與伙伴們秋收後,以回饋消費者的角度辦理秋季釆風活動,這也讓我找到延續緣份的好『理由』了。

感謝您的支持

憑著一份信念與熱情,稻鴨庄用白紙的心情學習,一路來因為有您!才有勇氣在不斷的挫折中走到今天,因為有您!才有機會種下明日的福田。 不知怎麼賣米?而必須一肩扛起農民用心產出鴨耕米的銷售責任。能走到今天,都是因為有您這麼長一段時間的鼓勵與照顧。 稻鴨庄是屬於你我的園地,有著你我共同守護土地的故事,您用食用鴨耕米的心傳達您對土地的情,請讓稻鴨庄繼續用守護親人的心照顧您的健康。 季刊的發行,是發生在這塊土地故事的進行曲,也是稻鴨庄期盼聽取您寶貴意見的園地,懇盼您不吝賜教。

Scroll to Top